医护联手争分夺秒,突发窒息八旬老人转危为安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5-09-18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反应这么快、抢救这么专业,我父亲恐怕就……”近日,在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呼吸科病房,患者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眼眶泛红地反复表达着感激。就在不久前,这里刚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抢救,成功将一名突发窒息的八旬老人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据了解,82岁的王大爷(化名)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于此前入住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经过几天的对症护理,病情正逐步稳定。不料当天家属为其喂饭时,王大爷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随即陷入窒息状态,面部憋得发紫,情况十分危急。
正在病房巡视的护士曹珊听到异常动静后,第一时间冲至病床前。此时王大爷血氧饱和度已急剧下降,四肢末梢冰凉,失去清晰意识。曹珊没有丝毫迟疑,立即为患者实施吸痰操作,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争分夺秒清除气道内异物,迅速为后续抢救打开关键的“生命通道”。
几乎在曹珊展开急救的同时,护士李丽丽也火速赶到现场,默契地配合进行抢救——快速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精准完成穿刺、固定,短短几分钟便建立起稳定的给药通道,为后续抢救用药做好充分准备。
主治医生刘恒源接到消息后,片刻未停赶到病房,立即启动紧急抢救方案,为患者连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安排专人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实时掌握病情变化。
然而,险情并未就此缓解。就在抢救有序推进时,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王大爷心率瞬间飙升至180次/分,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病情再次陷入危急。二线医生刘刚闻讯赶到病房后,仅用1分钟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果断决定实施同步电复律抢救。随着100焦耳的电流瞬间通过患者身体,监护仪上紊乱的心率曲线逐渐变得平稳,王大爷的心率慢慢恢复至正常范围。
从窒息发生到病情稳定,整个抢救过程仅用了十几分钟。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与接力守护下,王大爷的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意识也渐渐清醒,最终成功转危为安。
“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把人救回来。”事后,参与抢救的护士曹珊说道。这场生死时速的抢救中,医护人员用沉着的应变、专业的技能与无私的担当,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他们忙碌的身影,正是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的最生动写照,也彰显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509/t20250917_4204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