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餐饮法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关注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市构建整合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让心理关爱“触手可及”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5-10-10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精神健康”。从市卫生健康委9日召开的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反应迅速”的整合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该体系以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为骨干、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为补充,并积极运用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心理关爱“触手可及”。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先夺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市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达146家,包括精神专科医院20家、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74家、中医院精神(心理)科19家,形成了“专科引领、综合协同、中西并重”的多元发展格局。全市2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精神科门诊全覆盖,16个区均建成“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筛查—咨询—转诊—随访”一体化服务。

  人才是服务的核心,我市通过“培养、引进、培训”三管齐下,不断壮大专业队伍。截至目前,全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已达945名,每10万人口拥有量提升至6.93名,稳居全国前列。同时,组建了一支超过200人的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护航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防线”。

  我市聚焦重点人群,为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市民提供精准心理关爱。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构建“发现—诊断—治疗—康复—回归”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社区规范管理率高达95.32%。取消门诊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免费服药政策,减轻患者负担。在全市建设社区康复站,助力患者重建生活技能,回归社会。同时,为重点人群量身定制服务,包括为孕产妇提供围产期心理支持,为青少年建立“医教结合”心理守护联盟,为在职人群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为老年人将抑郁、痴呆筛查纳入基本公卫服务,65岁以上人群筛查评估率稳定在85%以上,让心理关怀如春雨般沁润每一个需要者的心田。

  刘先夺表示,我市还将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构筑温暖坚实的“心理港湾”。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区、街(镇)、社区(村)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累计提供服务超4.56万人次,成为市民身边的“心理港湾”。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培育理性平和“阳光心态”,我市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已从2020年的15%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24.95%,理解、接纳、关爱的心理健康文化正在海河两岸蔚然成风。


原文链接:https://wsjk.tj.gov.cn/XWZX6600/MTBD3030/202510/t20251010_71502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