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卫健委在2024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4-11-18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九江市卫健委作个发言:
2023年,对九江中医药工作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在九江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这一年,我们启动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以改革思维、系统观念、更高标准统筹推进中医药工作;这一年,我们探索推进“杏林驿站”建设,得到省政府叶建春省长批示肯定。
2023年九江中医药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4115工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注重做强龙头。提升市中医医院专科服务能力,市中医医院肾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省中医紧急医学救援、省中医骨伤2个省级中医质控中心挂靠市中医医院。发挥市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由市中医医院牵头成立九江市中医联盟。注重健全体系。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开展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实现全市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专科医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全覆盖。推动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新改扩建。注重中医治未病。依托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推动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开设治未病科,带动多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中医健康干预、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加快推进庐山市杏林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力打造“杏林驿站”品牌,举办“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加大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的宣传,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群众。
二是中医药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加大中药材种植。鼓励湖口鄱湖源定制药园繁育“赣十味”“赣食十味”等赣产道地药材种苗,推动“中国艾城·永修艾草产业园项目”建设,支持武宁、修水等林业大县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森林药材。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提高中药材种植积极性,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7万亩,主要品种有枳壳、黄栀子、吴茱萸、蔓荆子、车前子、艾草、青钱柳、山楂等60多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科技研发、产业升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江枳壳”等中药材品种申报国家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中医药制造企业27家。
三是中医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坚持引育结合,打造梯次衔接、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目前,全市共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5名、江西省国医名师1名、省级名老中医36名、省级中青年名中医34人、省级基层名中医11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21人,九江市名中医10人。加强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建成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方邦江长江学者和岐黄学者工作室、严东标第二届江西省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获批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承指导老师传承工作室,152个市、县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41个市、县级名老药工专家传承工作室。
四是中医药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全面落实医改重点任务。开展中医特色服务模式创新试点,探索中医护理门诊、中医日间医疗服务。推广西学中培训,规范管理中医诊疗行为。举办热敏灸暨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将认定的医疗机构热敏灸医疗技术服务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申报市中医医院中药院内制剂在全市中医联盟成员单位内调剂使用。大力推进示范创建。提交了10个县(市、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申请,目前已完成6个县(市、区)迎接评审工作,预计于2024年5月前全部完成评审。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尤其是建平主任、晓辉局长讲话精神,提振信心、再添举措,加力推动九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hc.jiangxi.gov.cn/art/2024/2/6/art_38209_47831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