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新能源车单踏板模式得改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消费者协会 时间:2025-09-18
乘用车单踏板模式将迎来新变化!!!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这是2008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制动系统标准的首次重大更新。
新国标对哪些细节进行了优化调整,针对现代汽车智能化发展,又做出了哪些适应性调整?
单踏板模式事故频发《新规》将消除安全隐患
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油门、刹车双踏板模式,单踏板模式是一种通过单一踏板控制车辆加速和减速(动能回收)的驾驶模式,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在此模式下,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时,车辆通过电机反向发电实现减速,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配备单踏板模式的新能源车可节省10%以上的能源消耗,一定程度上提升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因此受到追捧。
然而,这一制动模式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据悉,单踏板模式改变了传统制动逻辑,需驾驶员适应新方法,紧急情况下易因旧习惯误踩加速踏板。此前问界 M5 试驾事故即因用户误将加速踏板当制动所致,现实中此类误操作引发的事故频发,使单踏板模式争议不断。
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2023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特斯拉召回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生产的超百万辆汽车,原因是未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策略、对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提醒不足,可能增加误踩风险及碰撞隐患。
针对单踏板模式新国标要求
车辆在默认状态下不允许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实现减速至完全停车,驾驶员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刹停动作,禁止车辆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减速至停车。
消息一出,市场上传出“单踏板模式将成为历史”的声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
新国标对单踏板制动提出相关要求。吴博峰/摄
具体来看,新国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于已经默认设置单踏板模式的车辆来说,要求2027年1月1日后需要对已售车辆的默认设置进行调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虽然单踏板模式还有近两年的缓冲期,但出于“政策前置”的原则,车企们大概率今年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前满足新国标。
制动信号迎来安全升级有效遏制追尾事故
正常情况下制动踏板踩下时车辆尾灯会自动亮起,但新能源车动能回收状态下尾灯未必亮起,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此前无强制亮灯要求易致后方误判。
对此,新国标明确要求
当再生制动系统的减速度大于1.3米/秒2时,车辆必须点亮制动灯,且减速持续时信号持续。对于已经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新标准将在202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记者注意到,并非所有减速工况下都要亮起制动信号。比如,当减速仅由发动机制动、空气/滚动阻力和/或道路坡度产生时,不应产生制动信号。此外,紧急制动信号触发界限也进行了细化,当减速度大于等于6米/秒2可触发紧急制动信号,当车辆减速度恢复到<2.5米/秒2,紧急制动信号应解除。
此外,新国标还对多项细节进行了优化调整,包括驻车解除机制、制动衬片磨损检查流程、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处理等方面,体现了对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发展的适应性考虑。
ABS将成为新车标配车辆安全性将提高
作为主动安全技术之一,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防止车轮抱死,显著提升紧急制动时的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乘用车ABS装配率在90%左右。
新国标首次将ABS纳入乘用车强制安装范畴,要求所有新申请认证的车型,必须配备该系统。
崔东树认为,作为整车安全防护的重要功能,ABS将成为量产新车标配,意味着追求性价比优势的代步车也要具备基础的主动安全能力,这是行业公平性的体现,也是对汽车消费者生命权的尊重。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业内期待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声音不断加强。从今年3月新能源车年检落地,到2026年7月将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坚守安全底线、增强消费者信心已成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针对当前行业高速发展中的安全风险与恶性竞争乱象,提出全链条监管方案。此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在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产销量同比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安全底线将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尺。
崔东树表示:“新国标出台的时间节点恰到好处,旨在推动新能源车行业在安全框架下实现理性发展。新国标所蕴含的默认安全理念,向业内释放了重塑汽车行业创新逻辑的明确信号:任何技术突破都须以保障驾乘者生命安全为前提。”
原文链接:http://www.shanxi315.org.cn/index/index/detail?id=178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